
茶树冬季管理的核心是 “保安全越冬、积养分促春发”,三个要点围绕 “土壤、树体、养分” 展开,操作简单且针对性强,既能抵御冻害,又能为来年春茶的产量和品质打牢基础,适配南北方不同茶园场景。
茶树冬季管理操作速查卡
| 核心模块 | 操作项 | 最佳时间 | 具体做法 | 注意事项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土壤管理 | 深耕施肥 | 11 月上中旬(秋茶后) | 树冠滴水线外开 20-25cm 深沟,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2000-3000kg + 磷钾肥 50kg,覆土压实 | 避开主根,有机肥需充分腐熟,避免烧根 | 
| 地表覆盖 | 施肥后至 12 月上旬 | 用稻草 / 秸秆 / 松针覆盖,厚度 5-8cm(北方 10-12cm),覆盖至树冠外围 10cm | 与树干保持 5cm 距离,避免滋生虫害;来年 3 月翻入土壤 | |
| 排水 / 保墒 | 全程(随需操作) | 多雨 / 低洼园清沟起垄;北方干旱园覆盖后少量浇水,保持土壤含水量 60%-70% | 避免土壤积水烂根,北方忌浇水过多导致结冰伤根 | |
| 树体防护 | 修剪整形 | 11 月下旬 – 12 月上旬 | 剪去病虫枝 / 弱枝 / 过密枝,保留健壮一年生枝,剪口距芽眼 2-3cm;灌木型留茬 50-60cm | 休眠期操作,伤口易愈合,忌过度修剪 | 
| 清园消毒 | 修剪后 1 周内 | 集中深埋 / 烧毁落叶杂草病枝;喷施 5 波美度石硫合剂,北方树干涂白(生石灰 + 硫磺粉 + 水) | 石硫合剂均匀喷枝干地面,涂白高度至树干 1m 处 | |
| 防冻应急 | 寒潮 / 大雪前 | 北方搭防风障,南方山区燃烟保温;大雪后及时清除枝上积雪 | 烟雾需在傍晚点燃,避免明火灼伤茶树 | |
| 养分调控 | 控水控氮 | 11 月 – 次年 2 月 | 严禁施氮肥,土壤微湿即可,多雨园重点排水,干旱园少量补水 | 避免新梢徒长,降低抗寒力 | 
| 叶面补肥 | 11 月中下旬(2 次) | 晴天中午喷施 0.2%-0.3% 磷酸二氢钾 + 0.1% 硼肥,每亩 50-60kg,间隔 10-15 天 | 气温需 5℃以上,均匀喷叶片正反面 | |
| 弱树复壮 | 11 月下旬 | 根部培土 5-8cm,施足越冬肥,减少修剪量,保留健康枝条 | 重点保护根颈,避免过度消耗树体养分 | 
一、要点一:土壤管理 —— 暖根保墒,改良地力
冬季茶树根系生长缓慢,土壤管理重点是 “保温、保水、补肥”,让根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积累养分:
- 深耕松土 + 施越冬肥:秋茶采完后(11 月上中旬),在树冠滴水线外开 20-25 厘米深的沟,避免伤及主根。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2000-3000 公斤(如羊粪、饼肥、腐熟秸秆),搭配磷钾肥 50 公斤,均匀撒入沟中后覆土。有机肥能改良土壤结构,磷钾肥增强茶树抗寒力,为春梢萌发提供持久养分。
- 覆盖保墒防冻:施肥覆土后,用稻草、秸秆、松针等覆盖茶园地表,厚度 5-8 厘米,覆盖范围延伸至树冠外围 10 厘米。北方寒冷地区可加厚至 10-12 厘米,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,又能阻挡冷空气侵袭根系,还能抑制冬季杂草生长。来年 3 月春茶萌发前,可将覆盖物翻入土壤,继续充当有机肥。
- 排水防涝:冬季多雨或低洼茶园,需提前清理排水沟,避免土壤积水导致根系腐烂。南方冬雨多地区,可在茶园内起浅垄,提高土壤透气性;北方干旱地区,覆盖后可少量浇水,保持土壤含水量在 60%-70%。
二、要点二:树体防护 —— 护芽防冻,清园防病
树体管理核心是 “保护越冬芽、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”,避免冻害和病害影响来年发芽率:
- 科学修剪整形: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完成修剪,此时茶树进入休眠期,伤口易愈合。剪去病虫枝、弱枝、过密枝、交叉枝,保留健壮的一年生枝条,剪口距芽眼 2-3 厘米。灌木型茶树留茬高度 50-60 厘米,乔木型茶树适当抬高,培养通风透光的丰产树形,减少养分无效消耗。
- 清园消毒除隐患:修剪后彻底清理茶园,将落叶、杂草、病枝、修剪下的枝条集中深埋或烧毁,减少蚜虫、茶尺蠖、炭疽病等病虫害的越冬场所。之后用 5 波美度石硫合剂,均匀喷洒茶树树干、枝条和茶园地面,消毒杀菌;北方茶园可在树干基部涂白(生石灰 5 公斤 + 硫磺粉 0.5 公斤 + 水 20 公斤),反射阳光、降低昼夜温差,防止树皮开裂。
- 防冻应急措施:北方寒潮频发地区,可在茶园北侧搭建防风障(用玉米秆、无纺布),阻挡冷空气侵袭;南方山区茶园,寒潮来临时可在傍晚点燃湿柴产生烟雾,形成 “烟幕保温层”,减轻冻害。若遇大雪,及时清除茶树枝条上的积雪,避免枝条被压断。
三、要点三:养分调控 —— 控耗积养,增强抗逆
冬季茶树需控制无效消耗,重点补充 “抗寒营养素”,让树体积累足够能量,来年春发更整齐:
- 控水控氮,避免徒长:冬季茶树休眠期,需水量和需氮量极低,严禁施氮肥,否则会促进新梢萌发,新梢木质化程度低,极易受冻。土壤保持 “微湿不涝” 即可,北方干旱地区可少量浇水,南方多雨地区重点排水,避免根系缺氧。
- 叶面补肥,增强抗寒:11 月中下旬,选择晴天中午(气温 5℃以上),叶面喷施 0.2%-0.3% 磷酸二氢钾溶液,搭配 0.1% 硼肥溶液,每亩用量 50-60 公斤,均匀喷洒在叶片正反面。磷酸二氢钾能提高枝条木质化程度,硼肥促进养分积累,增强茶树抗寒、抗旱能力,间隔 10-15 天喷 1 次,连喷 2 次。
- 弱树复壮:对于树势较弱的茶树,除了施足越冬肥,可在修剪后在根部周围培土 5-8 厘米,保护根系和根颈,促进新根萌发;同时减少修剪量,保留更多健康枝条,避免过度消耗树体养分。
南北方茶园管理差异(精准适配)
- 北方茶园(寒冷干燥):核心侧重 “防冻”—— 加厚地表覆盖物、搭建防风障、树干涂白,叶面补肥可增加 1 次,浇水以 “保墒” 为度,避免积水结冰冻伤根系。
- 南方茶园(温暖多雨):核心侧重 “排水、清园”—— 重点清理排水沟,覆盖物以 “透气” 为主(如松针、碎秸秆),清园消毒要彻底,预防春季病害爆发。
常见误区:别踩这 3 个坑
- 误区 1:冬季不施肥,认为茶树休眠不需要养分 —— 越冬肥是 “基肥”,能为来年春茶储备养分,不施肥会导致春梢瘦弱、产量下降。
- 误区 2:修剪越重越好 —— 过度修剪会破坏树形,减少发芽点,来年春茶发芽率降低,需根据树势适度修剪。
- 误区 3:覆盖物直接接触树干 —— 覆盖物紧贴树干易滋生细菌、虫害,还可能导致树干腐烂,需与树干保持 5 厘米距离。
茶树冬季管理看似简单,实则是 “春茶高产的伏笔”—— 土壤暖根、树体护芽、养分养势,三个要点环环相扣,只要操作到位,来年春茶不仅发芽早、芽头肥壮,品质和产量也会显著提升。
                    © 版权声明
 
      关注抖音
 
      关注快手
 
      关注视频号
THE END
    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