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露枝茶树核心特性是 “枝条外露、喜光通风”,种植关键在于适配其 “怕郁闭、喜透气” 的生长习性。以下方法从选地到管护全流程落地,兼顾南北方气候差异,既能让茶树根系稳健、枝条舒展,又能提升芽叶品质,新手也能轻松上手。
露枝茶树种植操作速查卡
| 核心模块 | 操作项 | 最佳时间 | 具体做法 | 注意事项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选地整地 | 选址规划 | 种植前 2 个月 | 选海拔 200-800 米、坡度≤25° 地块,每天 6-8 小时光照,微酸性土(pH4.5-6.5),土层≥60cm | 避开低洼积水地、强光暴晒区,南方可留少量遮阴树 | 
| 深耕施肥 | 种植前 1 个月 | 深耕 30-40cm,除杂;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2500-3000kg + 过磷酸钙 50kg,整平起垄(高 20-25cm,宽 80-100cm) | 有机肥需腐熟,预留排水沟(行距间沟宽 30cm,四周主沟宽 50cm) | |
| 选苗定植 | 选苗标准 | 定植前 1 周 | 1-2 年生苗,苗高≥30cm、茎粗≥0.5cm,根系完整带土球,无病虫害 | 忌选断枝、枯叶、弱苗,确保成活率 | 
| 定植操作 | 春 3-4 月 / 秋 9-10 月 | 行距 1.5-2 米、株距 0.8-1 米,挖 30cm 深 ×40cm 宽穴,穴底铺 5cm 秸秆,苗扶正回填压实(根颈与地表平齐) | 忌深栽,定植后浇透定根水,覆盖 5cm 稻草保湿 | |
| 密度控制 | 定植时同步确定 | 每亩定植 330-440 株,比普通茶树密度减少 10%-15% | 避免过密郁闭,保证枝条通风透光 | |
| 露枝整形 | 幼树定干养枝 | 苗高 40-50cm 时 | 剪去顶端 10cm,保留 3-4 条健壮侧枝(间距 15-20cm,放射状分布),培养开心形树冠 | 不重剪,促进侧枝萌发,奠定露枝基础 | 
| 成龄树疏枝控形 | 冬 11-12 月 / 夏 6-7 月 | 冬季剪病虫枝 / 弱枝 / 过密枝,夏季轻剪徒长枝,控制树高 80-100cm | 保持 “外稀内疏、上矮下高”,枝条间距≥10cm,避免重叠 | |
| 水肥管理 | 浇水调控 | 全程(随需操作) | 土壤含水量 60%-70%,春芽期、夏季每周浇 1 次;秋冬少浇,见干见湿 | 沿滴水线浇灌,忌冲淋树干叶片,北方干旱可缩短浇水间隔 | 
| 分期施肥 | 春 3 月 / 夏 6 月 / 秋 9 月 | 春肥:尿素 20kg + 磷钾肥 15kg / 亩;夏肥:复合肥 30kg / 亩(氮磷钾 1:1:1);秋肥:腐熟有机肥 1500kg + 过磷酸钙 30kg / 亩 | 忌生肥、重氮肥,薄肥勤施,避免枝条徒长 | |
| 病虫害防治 | 预防清理 | 全年(定期操作) | 清理落叶杂草,保持树冠通风透光,降低高湿病害风险 | 定期巡查,早发现早处理 | 
| 物理防治 | 虫害发生期 | 挂黄板(20-30 块 / 亩)诱杀蚜虫,黑光灯诱杀茶毛虫,人工摘除病叶虫苞 | 黄板悬挂高度与树冠平齐 | |
| 南北方适配 | 北方防寒 | 冬 11 月下旬 – 次年 2 月 | 树干培土 10-15cm,枝条裹无纺布,春季晚霜前搭防霜棚 | 避开严寒时段定植,防止嫩芽受冻 | 
| 南方防护 | 夏 6-8 月 / 梅雨季 | 种遮阴树防强光,梅雨季加强排水,定期松土防板结 | 避免高温高湿导致枝条病害 | 
一、选地整地:找对 “透气光照区”,打好生长基础
- 选址要求:优先选海拔 200-800 米、坡度≤25° 的地块,保证每天 6-8 小时光照(避免强光暴晒,南方可留少量遮阴树)。土壤选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(pH 值 4.5-6.5),土层厚度≥60 厘米,排水性好(忌低洼积水地)。
- 整地操作:种植前 1 个月深耕土壤 30-40 厘米,清除碎石、杂草根。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2500-3000 公斤 + 过磷酸钙 50 公斤,均匀翻拌入土,整平后起垄(垄高 20-25 厘米,垄宽 80-100 厘米),预留排水沟(行距间沟宽 30 厘米,地块四周主沟宽 50 厘米)。
- 适配差异:北方干旱地区可起平垄,减少水分蒸发;南方多雨地区垄高增至 30 厘米,加大排水沟坡度,避免根系积水。
二、选苗定植:选壮苗、控密度,让枝条 “露得开”
- 选苗标准:挑选 1-2 年生实生苗或扦插苗,苗高≥30 厘米,茎粗≥0.5 厘米,根系完整(带土球最佳),无病虫害、无断枝枯叶,确保定植后成活率。
- 定植时间:春季 3-4 月(萌芽前)或秋季 9-10 月(秋梢停长后),避开严寒、酷暑和雨季高峰。
- 定植方法:按行距 1.5-2 米、株距 0.8-1 米挖种植穴(穴深 30 厘米、宽 40 厘米),穴底铺 5 厘米厚腐熟秸秆或松针,放入茶苗扶正,回填土壤并轻轻压实(根颈与地表平齐,忌深栽)。定植后浇透定根水,覆盖 5 厘米厚稻草保湿。
- 密度关键:露枝茶树需通风透光,密度过大会导致枝条郁闭,每亩定植 330-440 株为宜,比普通茶树种植密度减少 10%-15%,确保后期枝条舒展不交叉。
三、露枝整形管理:分阶段修剪,让树形 “透风见光”
- 幼树期(1-2 年):定干养枝:茶苗长至 40-50 厘米时定干,剪去顶端 10 厘米,促进侧枝萌发。保留 3-4 条健壮侧枝作为主枝,主枝间距 15-20 厘米,呈放射状分布,形成 “开心形” 树冠基础,让枝条自然外露。
- 成龄期(3 年以上):疏枝控形:每年冬季(11-12 月)剪去病虫枝、弱枝、过密枝、交叉枝,保留健壮一年生枝条,剪口距芽眼 2-3 厘米。夏季(6-7 月)轻剪徒长枝,控制枝条高度在 80-100 厘米,避免枝条过高遮挡下层光照,确保树冠内膛通风透光。
- 修剪原则:始终保持 “外稀内疏、上矮下高” 的树形,枝条间距≥10 厘米,避免枝条重叠郁闭,影响芽叶萌发和品质。
四、水肥精准调控:按需供给,养根壮枝不徒长
- 浇水逻辑:遵循 “见干见湿”,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60%-70%。春季萌芽期、夏季高温期需水量大,每周浇水 1 次(北方干旱地区可 3-5 天 1 次);秋季减少浇水,促进枝条木质化;冬季休眠期少浇水,避免根系受冻。浇水沿树冠滴水线浇灌,忌直接冲淋树干和叶片。
- 施肥方法:
- 春肥(3 月萌芽前):每亩施尿素 20 公斤 + 磷钾肥 15 公斤,促进春梢萌发;
- 夏肥(6 月夏梢前):每亩施复合肥 30 公斤(氮磷钾比例 1:1:1),补充生长养分;
- 秋肥(9 月秋梢后):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1500 公斤 + 过磷酸钙 30 公斤,增强树势,为越冬储备养分;
- 忌施生肥、重氮肥,避免枝条徒长郁闭,影响露枝特性。
 
五、病虫害绿色防治:护枝保叶,避免药剂残留
- 预防为主:定期清理茶园落叶、杂草,减少病虫害越冬场所;保持树冠通风透光,降低高湿环境引发的病害(如炭疽病、白粉病)。
- 物理防治:蚜虫、茶尺蠖等虫害,可悬挂黄板(每亩 20-30 块)诱杀;茶毛虫用黑光灯诱杀成虫;人工摘除病叶、虫苞,减少虫口密度。
- 生物防治:病害初期喷施枯草芽孢杆菌、春雷霉素等生物制剂;虫害严重时用苦参碱、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,严格遵守用药安全间隔期(采摘前 15-20 天停药)。
南北方适配差异(精准避坑)
- 北方地区:冬季需防寒,可在 11 月下旬给茶树干基部培土 10-15 厘米,枝条包裹无纺布;春季晚霜前搭建防霜棚,避免嫩芽受冻。
- 南方地区:夏季高温时可在茶园周边种植遮阴树(如桂花树、樟树),避免强光灼伤枝条;梅雨季加强排水,定期松土防土壤板结,减少根系缺氧。
常见误区:这 3 个坑别踩
- 误区 1:种植过密追求高产 —— 密度过大导致枝条郁闭,通风透光差,易生病虫害,芽叶品质下降;
- 误区 2:修剪过轻或过重 —— 轻剪导致枝条杂乱,重剪破坏树形,需按 “疏枝不毁冠” 原则适度修剪;
- 误区 3:浇水过多或施肥过浓 —— 积水烂根、浓肥烧根,都会影响茶树生长,遵循 “薄肥勤施、见干见湿”。
露枝茶树的种植核心,是 “给枝条留空间、给根系透气感”。按以上方法管护,3 年即可形成稳定树形,芽叶饱满、香气浓郁,既保证产量,又能凸显露枝茶树的品质优势。
                    © 版权声明
 
      关注抖音
 
      关注快手
 
      关注视频号
THE END
    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