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毛尖最是娇俏,芽尖裹着细毫,藏着一整个春天的鲜爽。但泡不对,要么涩得皱眉,要么香气虚浮。这四步,让每一片芽叶都舒展得恰到好处,鲜爽感直冲天灵盖。
毛尖的妙处,一半在 “看”—— 芽叶在水中亭亭玉立,像春草破土。别用紫砂壶(太吸香),选直筒玻璃杯或敞口白瓷杯最好:玻璃杯通透,能看芽尖缓缓舒展、白毫在水中飘游;白瓷杯素雅,衬得汤色嫩绿如春水,香气也更清扬。
用前先烫杯:沸水冲进去晃一圈倒掉,让杯子带点温度,避免冷杯 “激” 到嫩芽,影响舒展。
毛尖芽嫩,多了易涩,少了没味。一个 200ml 的杯子,投 3-5 克刚好(大概是一小撮,摊开手掌能盖住掌心)。别用手捏茶叶,手上的汗气会沾掉白毫(白毫是鲜爽的关键),用竹茶匙轻轻拨进去,像给春天递请柬。
毛尖的芽尖比婴儿的皮肤还嫩,沸水会烫得它 “蔫掉”,鲜爽感全失。水温控制在 80-85℃最妙:烧到水冒泡(不是狂沸的 “大滚”,是边缘冒小泡的 “鱼眼沸”),晾 1 分钟,或滴几滴在手腕内侧,不烫只温,就刚好。
注水别太急:高提水壶,让水流像细雨一样落在杯底,先注半杯水,等茶叶吸饱水微微舒展,再沿杯壁慢慢加满,避免水流冲散芽叶,也让香气慢慢 “醒” 过来。
别急着喝,让芽叶在水里 “跳会儿舞”:1 分钟时,水面浮着一层白毫,杯沿飘着清浅的兰花香;2 分钟,芽叶开始直立,像小春笋往上冒,汤色淡绿带黄;3 分钟,滋味刚好 —— 入口是春雨打湿青草的鲜,咽下去舌尖泛起微甜,喉间留着栗香,一点不涩。
第二泡别倒掉:毛尖耐泡度不算高,但第二泡更妙 —— 芽叶完全舒展,香气沉在汤里,鲜爽中多了点温润,像春天的风,刚吹过草地又拂过花海。泡到第三泡,滋味渐淡,刚好留个念想。
泡毛尖的诀窍,全在 “温柔” 二字:不催它,不烫它,不挤它,让春天的鲜爽顺着水,慢慢流进心里。试一次就知道,原来一杯好茶,真能泡出整个春天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