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茶-信阳毛尖

bd71978a2120250225181233

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,属绿茶类,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1。以下是关于信阳毛尖的详细介绍:
  • 历史渊源
    • 起源悠久:信阳产茶历史悠久,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古墓中发掘出茶叶,据考证已有 2300 多年历史。唐朝时,陆羽在《茶经》中记载 “淮南茶,光州上”,将信阳划归 “淮南茶区”,且信阳茶叶已成为朝廷贡茶。
    • 命名由来:清末,甘以敬、陈雨人等提倡开山种茶和垦复老茶园,集股筹资建立了八大茶社。1913 年,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,正式命名为 “信阳毛尖”。1915 年,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,信阳茶业由此复兴。
  • 产地环境
    • 地理位置:主产于河南省信阳市,核心产区包括浉河区、平桥区、罗山县、光山县等地,其中以 “五云两潭一寨”(车云山、集云山、云雾山、天云山、连云山、黑龙潭、白龙潭、何家寨)最为著名。
    • 自然条件:这里年平均气温为 15.1℃,年平均降雨量为 1134.7mm,且多集中在茶季,相对湿度 75% 以上。山势起伏多变,森林密布,植被丰富,云雾弥漫,非常适合茶树生长。
  • 采制工艺
    • 采摘: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嫩梢,采摘时要求鲜叶嫩度均匀一致。
    • 手工炒制
      • 生锅:即杀青和初揉,锅温较高,高档鲜叶 160-180℃,中低档鲜叶 180-200℃。用特制的茶把子有节奏地挑翻茶叶,使其水分迅速散发,约 3-5 分钟后叶质变软,改用起揉捻的 “裹条” 炒法,炒至四、五成干时扫进熟锅。
      • 熟锅:是形成毛尖细圆、紧直的关键环节,锅温 80-90℃。通过 “裹条”“扇条”“赶条”“理条” 等手法,使茶叶外形达到细、圆、紧、直,炒至七、八成干时出锅。
      • 烘焙:分毛火和足火两次进行,中间适当摊放。初烘温度 70-90℃,时间 20-25 分钟,烘至含水量 15% 左右下烘摊放;复烘采用文火慢烘,火温 60℃左右,时间 30 分钟,烘至含水量 6% 左右。
      • 拣剔:初制后经人工拣剔,拣去粗老叶和黄片、茶梗及碎片,提高茶叶的纯净度。
    • 机械工艺:包括鲜叶筛分、摊放、杀青、揉捻、解块、理条、初烘、摊凉、复烘等工序,通过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。
  • 品质特征
    • 外形:条索细紧圆直,色泽翠绿,白毫显露,芽叶匀整。
    • 香气:清香高爽,带有明显的板栗香或兰花香,香气持久。
    • 汤色:茶汤清澈明亮,呈嫩绿色,赏心悦目。
    • 滋味:鲜爽醇厚,回甘明显,口感细腻,有生津止渴之感。
    • 叶底:叶底嫩绿匀整,柔软鲜活,富有弹性,表明茶叶的嫩度和品质优良。
  • 功效作用
    • 抗氧化:富含茶多酚,有助于清除自由基,延缓衰老,减少皱纹和色斑的产生,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。
    • 提神醒脑:含有适量咖啡因,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,帮助人们缓解疲劳,提高工作效率和注意力,增强思维能力。
    • 降脂减肥:促进脂肪代谢,有助于分解体内脂肪,减少脂肪堆积,从而达到减肥和降低血脂的效果,对预防肥胖症、高血脂等疾病有一定作用。
    • 清热解毒:绿茶性凉,适合夏季饮用,能清热解暑,缓解燥热感,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,对口腔炎症、咽喉肿痛等有一定的缓解效果。
    • 保护心血管: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,抑制动脉硬化的形成,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,对心脏和血管健康有益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图形验证码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