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施玉露是蒸青针形绿茶的典型代表,湖北省恩施市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- 历史渊源
- 名称由来:恩施玉露曾称 “玉绿”,因其香鲜爽口,外形条索紧圆光滑,色泽苍翠绿润,毫白如玉,故改名 “玉露”。
- 发展历程:自唐时即有 “施南方茶” 的记载,明代黄一正《事物绀珠》中也有提及。清朝康熙年间,恩施芭蕉黄连溪的兰姓茶商垒灶研制,所制茶叶外形匀整、紧圆、挺直、色绿,毫锋银白如玉。1938 年,茶商杨润之率人在五峰山改银针、瓜片、菊花形茶为玉露焙制。1998 年,恩施市利用无性系繁殖技术大面积推广玉露优质茶种植,并恢复蒸青工艺。
- 产地环境
- 地理位置: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,地处武陵山区腹地,境内多属低山或二高山地区。
- 气候条件:这里四季分明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年平均气温 16.4℃,年无霜期 282 天,年降雨量 1525 毫米左右,相对湿度 82%,终年云雾缭绕,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。
- 采制工艺
- 采摘:要求鲜叶老嫩一致,大小匀齐,节短叶密,芽长叶狭小,叶色浓绿,一般在晴天上午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叶。
- 蒸青:采用特制蒸青灶或蒸汽杀青机、汽热杀青机进行蒸青,时间约 40 秒至 50 秒,使叶子呈灰绿色,手捏柔软如棉,叶面光滑并发出清香。
- 扇凉:将蒸青叶迅速扇凉,降低叶温,散发水分,以免余热和水汽积聚闷黄茶叶,如采用蒸汽杀青机或汽热杀青机蒸青,则可省去该流程。
- 炒头毛火:将蒸青叶投放在温度 100℃至 140℃左右的焙炉盘上,双手捧叶高抛抖散,使水分蒸发,翻抖动作要勤,直至叶色暗绿,嫩梗主脉出现 “鸡皮皱纹”。
- 揉捻:可在焙炉上进行回转揉和对揉,也可用揉捻机揉捻,使茶团成一圆柱状,在炉盘上滚转,揉捻后成条率达 85% 以上。
- 炒二毛火:在 100℃至 110℃的焙炉盘上投放揉捻叶,两人对站焙炉两边,协调动作揉茶,使茶坯成团随手如滚球般翻动,直至手捏成团,柔软而稍有刺手感,下叶摊放 10 分钟左右。
- 整形上光:俗称搓条,是形成恩施玉露茶形似松针、油润、翠绿的关键工序,分为悬手搓条和炉盘搓茶两个阶段,采用 “搂、搓、端、扎” 四种手法交替使用,搓茶用力原则为轻 – 重 – 轻。
- 烘焙:整形上光后进行烘焙,至用手捻茶叶能成粉末,梗能折断即可。
- 拣选:拣除碎片、黄片、粗条、老梗及其他夹杂物,然后用牛皮纸包好,置于块状石灰缸中封藏。
- 品质特征
- 外形:条索紧细匀整,紧圆光滑,色泽鲜绿,匀齐挺直,状如松针,白毫显露,色泽苍翠润绿。
-
- 香气:清高持久,有独特的清香,香气中还带有松脂香,清新宜人。
- 汤色:清澈明亮,呈嫩绿或黄绿色,晶莹剔透,无杂质。
- 滋味:鲜爽甘醇,口感顺滑,没有苦涩感,回甘明显,饮后齿颊留香。
- 叶底:嫩匀明亮,色绿如玉,芽叶完整,柔软有光泽。
- 营养价值
- 含硒丰富: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,鲜叶中的含硒量在 0.03-4.1 毫克,成茶中硒的含量在 0.08-0.12 毫克,干茶含硒 3.47 毫克 / 千克,茶汤含硒 0.01-0.52 毫克 / 千克,符合富硒茶 0.3-5.0ppm 的人类消费要求,具有抗氧化、提高免疫力、降血压、预防冠心病、杀菌抗病毒、降血糖、预防糖尿病、抗癌抗突变等功效。
- 抗氧化能力强:有研究表明,2 杯恩施玉露茶(30 毫升)的抗氧化能力相当于 225 毫升红葡萄酒、7 杯橙汁、12 杯啤酒、5 只(750 克)洋葱、6 只(600 克)苹果。
© 版权声明
茶之家刊载的文章及图片是为了介绍茶叶知识、普及茶叶文化而设,仅供读者个人学习和研究,以及其他非商业性用途;有部分作品适当引用自他人已发表作品,若相关版权人不同意引用其作品的,请及时联系或留言予以删除,感谢您对茶之家的支持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