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安吉白茶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特产,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- 历史渊源
- 早期发现:安吉最早于 1930 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,“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,焙后微黄”,后不知所终。1979 年,在天荒坪镇大溪村一处海拔 800 米的高山横坑坞,又发现了一丛茶叶灌木。
- 品种确认与发展:1980 年 8 月成立安吉白茶专题调研组对其进行深入研究,1982 年经鉴定该丛为白茶树且为珍稀品种,全国独有,并开始剪枝扦插繁育。至 1996 年安吉白茶已发展到 1000 亩,2022 年末,安吉已种植白茶 20.06 万亩,年产量 2100 吨。
- 文献记载:唐朝陆羽的《茶经》中记载 “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”。北宋庆历年间有 “白叶茶,芽叶如纸,民间大重,以为茶瑞” 的说法。宋徽宗赵佶在《大观茶论》中也提到 “白茶自为一种,与常茶不同,崖林之间,偶然生出”。
- 产地环境
- 气候条件:安吉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气候温和,无霜期短,冬季低温时间长,空气湿度大,且常年多云雾,为安吉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
- 土壤条件: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钾、镁等微量元素,有利于安吉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,为茶叶的品质奠定基础。
- 采制工艺
- 采摘:应分批多次早采、嫩采、勤采、净采,明前茶要求一芽一叶,芽叶成朵,大小均匀,留柄要短,用竹篓盛装,竹筐贮运。
- 摊放:及时摊放,厚度均匀,不可翻动,避免阳光,摊放至手抓柔软为宜,以提高茶叶品质,便于炒制。
- 杀青:高温杀青,先高后低,温度在 250-300℃左右,破坏酶的活性,防止红梗、黑梗,投叶量每锅适量,时间 2 分钟左右。
- 理条:杀青后,逐步提高转速,锅内温度降低,时间 3 分钟左右。
- 初烘:烘干机温度 100℃左右,时间在 10 分钟左右。
- 摊凉:时间为 15 分钟。
- 复烘:温度 80-90℃,低温长烘。
- 保存: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 6% 以内,放入冰库,温度 0-5℃,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,进行包装。
- 品质特征
- 外形:挺直略扁,形如兰蕙,色泽翠绿,白毫显露,叶芽如金镶碧鞘,内裹银箭,外形条索匀整,形如凤羽,色泽翠绿间黄,光亮油润。
-
- 香气:清香高扬且持久,有花香、果香等,香气清鲜持久。
- 汤色:清澈明亮,呈浅黄色。
- 滋味:鲜爽,饮毕唇齿留香,回味甘而生津,滋味鲜醇,回甘持久。
- 叶底:芽叶细嫩成朵,叶白脉翠。
- 营养价值
- 高氨基酸含量: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很高,在 6% 左右,最高的甚至达到 9%,是一般绿茶的 2-3 倍,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,还具有一定的降血压、降血脂、降血糖等功效。
- 低茶多酚含量:茶多酚含量在 10%-14%,酚氨比只有 1.6-2.3,使得茶汤滋味相对较为鲜醇柔和,刺激性较小。
© 版权声明
茶之家刊载的文章及图片是为了介绍茶叶知识、普及茶叶文化而设,仅供读者个人学习和研究,以及其他非商业性用途;有部分作品适当引用自他人已发表作品,若相关版权人不同意引用其作品的,请及时联系或留言予以删除,感谢您对茶之家的支持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