岭头单丛茶是乌龙茶类中的一种,原产于广东省饶平县坪溪镇岭头村,以下是它的详细介绍:
历史渊源
岭头单丛茶始于 1961 年,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育出来的自然杂交后代。1981 年,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良种,命名为 “岭头单丛”。此后,岭头单丛茶逐渐在广东省内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,并在国内外茶叶评比中屡获殊荣,成为中国乌龙茶中的知名品种。
产地环境
- 气候:饶平县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 21.4℃,年平均降雨量 1475.9 毫米,无霜期 352 天。气候温暖湿润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为岭头单丛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。
- 土壤:产区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,土层深厚肥沃,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,pH 值在 4.5 – 5.5 之间,这种土壤条件有利于茶树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,为茶叶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
品质特征
- 外形:条索紧结壮硕,呈黄褐色,油润有光泽,叶背白毫明显。
- 香气:香气独特,清高持久,具有自然的花蜜香,香气浓郁而鲜爽。
- 滋味:滋味醇厚回甘,韵味独特,有 “蜜韵” 之称,茶汤入口顺滑,口感丰富,层次感强。
- 汤色:汤色橙黄明亮,清澈透底。
- 叶底:叶底柔软明亮,呈黄绿色,叶张完整,芽叶肥厚。
制作工艺
- 采摘:一般在每年的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开采,采摘标准为一芽二、三叶,要求鲜叶嫩度均匀一致,无病虫害,不采雨水叶和露水叶。
- 晒青:将采摘回来的鲜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,置于阳光下进行适度晒青,使鲜叶散失部分水分,促进叶片内的物质转化,为后续的做青做好准备。
- 摇青:晒青后的鲜叶放入摇青机中进行摇青,通过摇青使茶叶细胞相互碰撞,促进茶多酚等物质的氧化,形成岭头单丛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。摇青过程要多次进行,每次摇青后都要静置一段时间,让茶叶 “回青”,使茶叶内含物质充分转化。
- 杀青:摇青结束后,将茶叶放入杀青机中进行杀青,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,终止发酵过程,固定茶叶的品质特征。杀青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,确保茶叶杀熟、杀透,避免出现焦叶或生青现象。
- 揉捻: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进行揉捻,使茶叶细胞破碎,茶汁溢出,形成茶叶的紧结外形。揉捻时要掌握好力度和时间,根据茶叶的嫩度和含水量调整揉捻程度,使茶叶达到良好的卷曲度和成形效果。
- 烘焙: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烘焙,采用低温慢烤的方式,分初烘、复烘等多个环节,逐渐去除茶叶中的水分,使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固定。烘焙过程中要根据茶叶的品质和含水量调整温度和时间,以达到最佳的烘焙效果。
功效作用
- 提神益思:岭头单丛茶中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,有助于提神醒脑、消除疲劳,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。
- 生津止渴:饮用岭头单丛茶可以刺激口腔唾液分泌,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,使人在饮用后感到口腔滋润,缓解口渴的感觉。
- 促进消化: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成分能够促进胃肠蠕动,帮助消化,增进食欲,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胃肠道疾病。
- 减肥美容:岭头单丛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,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,有助于减肥瘦身。同时,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还能清除体内自由基,延缓皮肤衰老,具有一定的美容功效。
冲泡方法
- 茶具选择:适合用紫砂壶、盖碗等茶具冲泡。紫砂壶透气性好,能更好地激发茶叶的香气和韵味;盖碗则便于观察茶叶的形态和汤色,也能准确控制冲泡时间和水温。
- 投茶量:一般根据茶具容量和个人口味来确定投茶量,通常为茶具容量的 1/3 – 1/2。例如,150 毫升的盖碗,投茶量约为 8 – 10 克。
- 水温:用 100℃的沸水冲泡,高温可以充分激发茶叶的香气和滋味,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。
- 冲泡时间:第一泡为洗茶,快速冲淋后倒掉。从第二泡开始,浸泡时间一般为 1 – 2 分钟,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。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,浸泡时间可逐渐延长,一般可冲泡 8 – 10 次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