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鹿苑毛尖属黄茶类,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,是湖北茶中之佳品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- 由湖北茶农创制于宋代,南宋宝庆元年(1225 年),鹿苑寺僧在寺旁发现茶树,采后品尝,觉馨香浓郁,回甘无穷,于是僧徒纷纷种茶于寺侧,当地农户也竞相引种。
- 清乾隆年间,鹿苑寺茶被选为皇宫 “贡茶”,乾隆皇帝饮后赞为 “好淫茶”;光绪九年(1883 年),高僧金田品完茶后,题诗一首,镌刻在寺前的石壁上,自此鹿苑茶美名远播。
鹿苑寺位于远安县城西北七公里处的鹿溪山中,这里山清水秀,两岸傍山,茶园分布在山脚山腰一带,满山峡谷中的兰草、山花和四季常青的百年楠树,伴随茶树生长。终年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红砂岩风化的土壤,肥沃疏松,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。
制造分杀青、二青、闷堆、拣剔、炒干五道工序。其中,闷堆是形成其品质风格的关键步骤,一般将茶叶含水量控制在 40% 左右,闷堆温度 35℃左右,闷堆时间 7h 左右。
- 外形:条索环状(环子脚),白毫显露,色泽金黄(略带鱼子泡)。
- 内质:香气香郁高长,滋味醇厚回甘,汤色黄净明亮,叶底嫩黄匀整。
- 含有大量的茶多酚、咖啡碱、氨基酸等营养成分,有助于提神醒脑、消除疲劳。
- 含有胃蛋白酶等成分,对于促进消化、提高食欲以及帮助新陈代谢都有正面效果。
1977 年,被评为名茶之 “珍品”;1981 年,在全省地方名茶评比中获第一名;1982 年,在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获全国名茶称号,位居全国 30 种名茶的第 23 位
暂无评论内容